8月6日清晨,广岛市中心和平纪念公园笼罩在一片肃穆氛围中。这座始建于1954年的公园内,和平钟声准时在8点15分响起——这正是79年前原子弹爆炸的精确时刻。日本政府在此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原子弹爆炸纪念仪式\"股票网上配资,联合国也派出了高级别代表团参与。
在媒体采访区,一位佩戴中国国旗徽章的记者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新华社驻联合国记者站的资深记者徐德智,此次专程随联合国代表团来到广岛。当活动进行到记者提问环节时,徐德智沉稳地举起话筒,向联合国副秘书长中满泉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直指核心的问题:\"请问1945年8月6日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是由哪个国家实施的?\"
会场瞬间陷入短暂的寂静。通过现场直播镜头可以清晰看到,中满泉副秘书长明显停顿了两秒,面部表情略显僵硬,最终给出了简短而明确的回答:\"是美国。\"徐德智并未就此打住,紧接着抛出了第二个更具深意的问题:\"那么美国当时为何要投下这颗原子弹?\"
展开剩余84%这个追问让现场气氛骤然紧张。在场的日本记者纷纷从记录中抬起头,美国代表团成员相互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就连正在前排就座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中满泉的回答更加简短:\"这是历史事实。\"
这场看似常规的纪念活动,因为中国记者这两个直指要害的提问,意外揭开了日本长期以来在历史叙事中刻意回避的敏感话题。
广岛和平纪念活动自1946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持续了整整80年。每年8月6日,日本政府都会将这个占地12.2公顷的纪念公园打造成一个精心设计的\"和平剧场\":现任首相发表主旨演讲、核爆幸存者家属献上白色菊花、联合国官员通过视频连线致辞,现场还会演奏由著名作曲家创作的《和平颂歌》。
今年的纪念活动规模尤为盛大。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特意选择了一套深蓝色西装,左胸佩戴着象征和平纪念的白色菊花徽章。他在长达15分钟的演讲中反复强调:\"广岛遭受的核爆灾难,是全人类都应该铭记的历史教训。\"\"我们必须永远警惕核武器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联合国副秘书长中满泉在视频讲话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广岛和长崎的核爆惨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核武器对人类文明的威胁。\"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是岸田首相还是联合国官员,在长达两个小时的纪念活动中,都刻意回避了一个关键事实:1945年8月6日美国为何要对广岛实施原子弹轰炸的历史背景。
在公园的和平广场上,一位白发苍苍的日本老人手持\"勿忘广岛之痛\"的标语牌。当徐德智上前询问\"您知道广岛为何会成为原子弹轰炸目标吗\"时,老人明显怔住了,迟疑许久才含糊地回答:\"因为当时在打仗...\"
这正是日本纪念活动长期存在的\"潜规则\"——他们以\"战争受害者\"的身份自居,极力渲染核爆带来的伤痛,却对导致这一结果的深层次原因讳莫如深。
徐德智的两个提问看似简单,实则像两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接剖开了日本精心构建的\"受害者叙事\"。
第一个问题\"谁实施了轰炸\",直接挑战了日本长期塑造的\"无辜受害者\"形象。虽然美国在二战末期对广岛实施原子弹轰炸是国际公认的历史事实,但日本在历年纪念活动中都只强调\"被轰炸\"的事实,而刻意回避\"被谁轰炸\"这一关键信息。徐德智的提问让在场的日本官员和媒体措手不及,他们显然没预料到会有记者在如此正式的场合直接点破这层心照不宣的\"窗户纸\"。
第二个问题\"为何实施轰炸\",则直指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溯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历史事件,正是这一行动将美国卷入太平洋战争。更早之前,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造成超过3500万中国平民伤亡;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并扶植伪满洲国政权。这些历史事实在日本教科书中要么被轻描淡写,要么被刻意篡改。
中满泉副秘书长\"这是历史事实\"的回应看似滴水不漏,实则暴露出联合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尴尬处境。作为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理应维护历史真相,但在日本强大的\"受害者叙事\"话语权面前,又不得不保持谨慎态度。
日本对历史的\"选择性记忆\"由来已久。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内,矗立着一面刻有数十万核爆遇难者姓名的\"和平之墙\"。然而就在这面墙的对面,和平纪念馆内展出的内容几乎全部聚焦于日本平民在核爆中遭受的苦难,对日本军队在亚洲各国的战争暴行却鲜少提及。
这种历史修正主义在教育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202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侵华战争的内容仅有两页篇幅,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被模糊地称为\"南京事件\",具体死亡人数则以\"大量平民伤亡\"一笔带过。对于偷袭珍珠港事件,教科书仅简单描述为\"日本海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突袭行动\",完全回避了这是日本为夺取东南亚战略资源而发动的侵略行为。
这种系统性\"历史失忆\"在纪念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今年仪式上,一位来自广岛本地的学生代表在发言中动情地说:\"广岛的悲剧让我深刻认识到战争给无数家庭带来的伤痛。\"但当徐德智询问\"你知道日本军队在中国造成了多少平民伤亡吗\"时,这位高中生茫然地摇头:\"学校没有教过这些。\"
徐德智的提问在国际舆论场引发广泛讨论,但更值得深思的是日本社会对历史的集体回避。事实上,徐德智的追问并非刻意\"挑事\",而是在还原被刻意淡化的历史全貌。
1945年8月6日,当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爆炸时,这座城市的24万居民中有14万人当场遇难。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同一天,日本陆军正在中国湖南省衡阳地区发动猛烈攻势。在持续47天的衡阳保卫战中,不足2万人的中国守军顽强抵抗了10万日军的进攻,最终伤亡1.5万余人
发布于:天津市尊富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